仲春时节,沿着高速公路,驱车进入赣南山区,两边青山翠岭连绵不断,山腰一排排连片的脐橙园不时跃入眼帘,犹如点缀在层层绿浪中的粼粼波纹,蜿蜒的溪流欢快地逐路而行,若隐若现,让人意犹未尽。一路走来,峰峦叠嶂,山村怡然。数小时后,行至此行目的地——寻乌县水源乡太湖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隆隆的机械声打破山区的宁静,穿梭忙碌的身影演绎热烈的节奏,江西首个水利PPP项目——寻乌县太湖水库工程正在这里紧张有序地施工,为这个偏僻安静的山村带来了喧嚣与活力。
施工现场
一
作为东江的发源地,寻乌境内河网密布,大小河流60多条,其中寻乌水、剑溪河、马蹄河、龙图河、水金河流域面积均超过100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赣南县城,如今却出现人们日常饮水靠购买桶装水解决的现状。这个有着“江南水电大县”美誉的寻乌,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供水危机!
如此之“渴”?寻乌咋的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供水水源出现了问题。马蹄河上的九曲湾水库是寻乌县城的水源地,这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小(1)型水库。近些年来,由于寻乌县果业的过度开发,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造成水源水质下降、季节性超标,水环境日趋恶化。加上水库库容有限,供水能力现今仅能满足城区居民及工业用水。随着县城人口和工业的发展,到2020年,寻乌县城区面临缺水908万立方,到2030年,用水缺口将达1576万立方。作为县城供水的唯一水源地,九曲湾水库库区内现有居民1.2万人,果业面积达1066.67平方公里,污染源分散,很难控制,一旦水库发生严重污染事件,水厂只能暂停供水。水,是生命之源,是工业的血液,是农业的命脉,然而,超标的水质、有限的水量、单一的水源等问题给寻乌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水安全保障敲响了警钟。
为有效改善寻乌县供水现状,2013年,寻乌县委、县政府适时启动城区供水水源工程规划,着手对城市及供水管道沿线的乡镇供水进行需水预测,并结合境内河流水系,充分考虑水量丰富、水质好、具有筑坝条件等因素,分别在寻乌水、剑溪河、马蹄河选择合适的水源点。
经过多方比对和论证,最终,在水源乡太湖村建坝蓄存寻乌水的方案脱颖而出,太湖水库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二
按照设计,太湖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2.8平方公里,总库容2384万立方,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有灌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建成后,日供水能力可达5.53万立方,年供水能力可达2018万立方,可解决寻乌县城、水库下游4个乡镇共18.77万居民的生活及部分企业的用水需求。同时,还可提高下游8.46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保证率,水库下游沿河两岸防护对象(人口1.07万,耕地0.55万亩)的防洪能力也由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蓝图绘就,更待起航!
2014年5月,寻乌县太湖水库工程项目获江西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然而,最大的问题出现了,7.56亿元的项目总投资,需由寻乌县政府自筹解决。寻乌县,地处原中央苏区,属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十分匮乏。尽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项目争取到中央、省、市资金补助3.56亿,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0.8亿,但项目却因3.2亿元资金缺口陷入了困境。
为缓解太湖水库项目建设的资金压力,寻乌县政府将太湖水库工程、新增影响区土地房屋征收和移民安置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引入社会资本。带着对赣南苏区人民的关爱,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作为社会投资人开启新型融资模式,与寻乌县政府建立太湖水库工程PPP项目合作,投资太湖水库工程建设,力求解决寻乌县居民饮用水安全难题,造福寻乌人民。
2015年3月2日,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与寻乌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9月24日,双方正式签署太湖水库工程PPP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寻乌县政府授权寻乌县太湖水库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PPP项目公司——江西赣寻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经营30年。至此,江西省首个水利工程PPP项目正式落地。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水利发展瓶颈,就是政府缺钱。”“要用改革破解千年‘治水’难题”。省水利厅厅长罗小云表示,破解水利发展困局,不能光靠政府,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更多地调动社会资金的力量积极参与。
太湖水库建设开启PPP融资模式,对于江西水利发展而言,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创新之举,更是有力推进江西水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一次生动实践。
三
距离施工地仅100米的一处民房,就是赣寻公司的办公地点。小院门前,铁铸的“水利赣寻、润泽万家”八个大字分外显眼,迎面是太湖水库工程简介、鸟瞰图、枢纽平面布置、工程示意图等。会议室的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张施工总计划网络图,各种计划表。走进公司的那一刻,一种工程项目建设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作为江西省重点推出的第一批PPP示范项目,太湖水库工程PPP项目率全省之先第一个实施,没有经验可借鉴。
本着“围绕水治理,做好水文章”的宗旨,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选调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精干的管理团队,积极探索PPP项目运行经验,以期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PPP项目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结合项目定位及工程特点,赣寻公司确立了“水利赣寻,润泽万家”的企业愿景和“精品、示范、引领”的工程目标。
众所周知,“质量、安全、投资”是水利项目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协调处理好这三项目标的相互关系,是促使项目管理目标得以优化实现的关键所在。2015年下半年罕见多雨天气的影响,太湖水库项目建设错失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期”,工程进度严重滞后。为确保水库工程于2018年4月30日顺利竣工,赣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秋平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把抢工期工作摆在首要的位置,精心安排,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制定了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找准关键线路,明确关键节点工期目标;先后组织完成三次技术交底会、招标工程量核审、工程原始地形监测控制、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控制及审核、三次设计变更方案审定和变更图纸审查,并多次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和分析,技术讨论会议经常持续至深夜还未结束。
放弃春节举家团圆的机会,坚持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省水利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伟于2015年除夕当天专程赶赴施工现场指导工作、走访慰问,在工地一线与大家共同辞旧迎新,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在赣寻公司的主导下,技术人员对工程的导流洞混凝土衬砌方案进行了优化,在保持导流洞各项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将原设计的长度322米混凝土衬砌优化调整为128.8米,为工程节约资金140万元,挽回宝贵的工期时间2个月。省水利投资集团总经理喻小平也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协调工程建设。
天道酬勤,成效喜人。2015年10月28日太湖水库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全长322米的工程导流洞于2016年2月29日全线贯通并开始实施混凝土浇筑,左右坝肩、溢洪道及石料场土石方开挖完成约40万立方,永久上坝公路路基开挖已完成……
共同见证导流洞贯通
离开太湖回程的路上,沿途风景依然,但已不是来时的心境。这里,创新与探索、民生与奉献、青春与激情在交织、在碰撞、在闪耀。蓄引甘泉之水,润泽寻乌百姓。太湖水库,江西水投,我们期待你的熠熠生辉!
